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

「手持式電子顯微鏡」行動化2:測試其他載具

之前用自己的舊手機,是可以順利連結的。趁著空檔,測試一下手邊的其他載具。

1.Sony Xperia A1 (Android7):ok
因為是C接頭,所以又多了個轉接頭。


觀察含羞草的種子。

含羞草種子實際大小。

2.Lenovo Yoga Tab 3 (Android7):ok

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

「手持式電子顯微鏡」行動化

最近拿到學校配發的「手持式電子顯微鏡」,為方便指導孩子科學探究用的。原本的USB界面,是供桌機或筆電使用的(光碟也只有提供win版本的軟體)。只是,對於戶外活動時,就顯得行動力低了點。畢竟,筆電也是過大過重,如果能用手機不更好嗎?

試做1:基於這樣的想法,找到之前買的OTG轉接頭,把原本的USB轉成miniUSB,再接到手機。顯微鏡的輔助燈有亮,但,相機沒有找到新的鏡頭。

試做2:到GooglePlay找一個APP(Camerafi),接了機器,利用Camerafi去啟用電子顯微鏡。成功。

以後,就可以帶著機器到處跑了。


測試手機型號:ASUS Padfone
轉接頭:OTG USB Flash Driver(PONERER)
電子顯微鏡:Mini Scope-V手持型數位顯微鏡(上震光學)

投影機與磁鐵白板的相遇(簡易式仿電子白板)

最近進行彈簧測力的教學,由於學生對於將表格內容圖形化(折線圖)的過程,有部分的迷思概念。於是規畫要可以實際解說,又可以讓學生看得到別人劃記過程的教學。

之前,在五年級「星座的連想」活動,曾利用電子教科書內的畫筆功能,但因為無線滑鼠的操作感應沒有那麼精準及流暢,所以,導致孩子的圖形無法很正確的呈現。

那天,拉起投影幕時,投影畫面呈現在黑板的樣子讓我有了個點子:如果把磁鐵板貼在黑板上,不就可以解決畫記的問題了。

教學器材:
  • 電腦(搭配無線滑鼠)
  • 電子教科書(投影空白圖形用)
  • 磁鐵白板
  • 白板筆

教學歷程:
  • 提供學生實驗記錄(某一組)
  • 教師說明迷思問題:縱軸的數字與長度要有一致性。
  • 教師示範。
  • 學生上台練習。
  • 另一組實驗記錄的練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