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易's 教學留聲機
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
觀察陽台上的嬌客:珠頸鳩
這幾天發現家裡前陽台來了一對珠頸鳩,且下了兩顆蛋。為了觀察珠頸鳩孵蛋及育雛,所以利用了手邊除役的手機(ASUS PadPhone),加上手機架,透過「
Time Lapse camera
」這套APP來進行縮時攝影。
Time Lapse camera
的優點不僅是免費,且可以設定擷取時間(最少3秒)、錄製時間(最長:無限制),還可以調整影面畫質。最重要的是,支援黑屏攝影。要在雞蛋裡挑骨頭,就只有:它是英文介面。
APP:
Time Lapse camera
實際的觀察時的情形
看到鳥了嗎?在左下角
0325的觀察攝影(已轉檔)。
設定:每3秒1張。
0326的觀察攝影
0327的觀察攝影
0328的觀察攝影
0329的觀察攝影
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
輪軸半徑的量測
操作的過程中,測量輪半徑及軸半徑時,因為繩子不是直接在輪與軸的最邊緣,而是在「溝槽」裡,所以如果孩子是量整個外觀的直徑去換算時,就會有誤差。這個誤差在引導「力與力臂」時,就會有問題。
後來,測量的方式是請孩子將輪軸透著日光燈,就可以看到「溝槽」位置,再行測量。
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
自製抽抽樂(戳戳樂)
利用個空檔,找了不要的影印紙的外箱蓋,做了一組獎品抽抽樂。試用結果,孩子的發表及參與度,有明顯的增加。效果還不錯。
獎品櫥窗
戳戳樂
槓桿原理:施力大小與抗力大小的推算(604.605)
原本在進行槓桿的施力臂長短、抗力臂長短的施力大小體驗時,多數的孩子都會把手邊一堆的砝碼隨意的掛到天平去,在玩的同時,也在尋找平衡的可能性。
因不在實驗的步驟,本來的制止時,突然有個念頭:如果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,找到施力、抗力與力臂的關係呢?
改變了想法後,修正教學的步驟:
教師提示:在原本的實驗操作下,有人試著在不同力臂下掛不同的砝碼,而且能平衡。兩邊的平衡,是有關係的。有誰能找到?
學生體驗操作。
教師到各組巡視、引導:對沒一直找不到規律的組別,建議學生先觀察習作上單一力臂下掛砝碼的關係;部分找到關係的,作為各組小老師跟同組學生說明。
小競賽:老師出題(抗力一端的抗力大小及抗力臂),學生各組解題(不可與抗力端相同。討論、思考一定時間後,由老師宣佈開始)。解題時間短者,獲勝。
教師統整:(施力*施力臂)=(抗力*抗力臂)。多個力臂者,為各力臂*各施抗力的總合,兩端相等。
605操作:各組都有一兩個孩子很快到找到力與力臂間的關係。
604操作:由於多數人都找不到關係,所以有特別讓孩子觀察習作上的實驗結果。
競賽時的命題與解答:
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
氧氣的助燃性(504.505)
這次的實驗是利用線香,放到雙氧水和胡蘿蔔交互作用所產生氧氣的廣口瓶內,觀察線香的燃燒現象。
第一次的操作時,胡蘿蔔量不足,產生的氧氣不夠讓讓線香燃燒起來。所以,胡蘿蔔的量一定要夠。
孩子對於線香燃燒起來的過程,會感到十分有趣。
學生操作:
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
燃燒的觀察
透過觀察,了解燃燒時的現象:會發熱,需要空氣。
教學步驟:
將蠟燭利用蠟油固定在培養皿上。
點燃蠟燭,觀察燃燒的現象,並請學生用手靠近蠟燭四周,感覺熱度。
利用廣口瓶,倒蓋燭火,並觀察燭火的變化。
當燭火快熄滅時,移開廣口瓶,再觀察燭火的變化。
教學省思:因燃燒有一定的危險性,實驗前對於安全性(如:不玩火),需特別說明及交待。
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
不同材質對於摩擦力的影響(604)
上學期另一個課本版本(五年級)也有上這個實驗,相同的操作變因(不同材質),不同的是摩擦力大的變數,一個是利用抹布、一個是利用砂紙。效果不盡相同。
砂紙所產生的摩擦力大,硬幣或華司(套錢)反而滑不下來。
本次學生操作情形:
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
VR虛擬太空探險的體驗
之前在進行課程規劃時,就想到如何在「星星觀測」的單元中,讓孩子體驗到更具體的天體與太空的概念。於是利用手機結合VR眼鏡的方式來進行。
教學步驟:
教學到一個段落,保留部分學生書寫習作的時間(因為學校的設備只有2組,外加自己手邊的設備,只能提供每次3組學生體驗)
先將1組手機的鏡像投影到螢幕(利用App:
AirMore
),供其他同學觀看。
分組體驗VR Space
教學設備:
手機(ASUS ZenPone 3 兩支,ASUS Padfone 1支)
App:
AirMore
(鏡像用),
VR Space
(體驗用VR)
VR眼鏡*3
電腦及投影設備。
教學剪影:
將手機的鏡像投影到螢幕(利用App:AirMore),供其他同學觀看。
分組體驗VR Space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