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合自然課程(六年級,岩石與礦物的生活應用),商借了各組一台平板,讓孩子完成習作內容的延伸資料搜尋。
在過程中,由於大多數的學生相對於前幾年對平板(或手機)的接觸較多,沒有了相對的興奮而多了協調及學習的投入。
在行間巡視時,發現有孩子利用「語音」來進行輸入,也透過「平板自行唸讀」來分享查到的資料給同組的同學。算是意外的發現與收穫。
各組學習的剪影(605):
604:
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酸鹼中和的體驗(504,505)
教學概念:透過已加紫色高麗汁的定量酸性水溶液(醋)及鹼性水溶液(小蘇打水),藉由顏色的變化體驗酸鹼的中和。
其中一個班,剛好有達到酸鹼中和(呈現紫色)的有4組,其他1組以及另一個班級,都呈現藍色(鹼性)。恰好可以說明,酸鹼的移動現象,以及未必「一定會中和」的概念。
學生操作(504)
學生操作(505)
標籤:
504(106學年度),
505(106學年度),
實驗操作
其他可以當作酸鹼試劑的植物(504,505)
利用課本有提到紅鳳菜及紫葡萄皮,泡熱水後,分別滴定醋及小蘇打水。
1.左邊是紅鳳菜汁,右邊是紫葡萄皮汁。
2.由左至右(紅鳳菜汁+醋,紅鳳菜汁,紅鳳菜汁+小蘇打水;紫葡萄汁+醋,紫葡萄汁,紫葡萄汁+小蘇打水)
3.學生的操作(504)
1.左邊是紅鳳菜汁,右邊是紫葡萄皮汁。
2.由左至右(紅鳳菜汁+醋,紅鳳菜汁,紅鳳菜汁+小蘇打水;紫葡萄汁+醋,紫葡萄汁,紫葡萄汁+小蘇打水)
3.學生的操作(504)
標籤:
504(106學年度),
505(106學年度),
實驗操作,
酸鹼檢測
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
當蝶豆花及黑豆水遇到汽水(504)
在孩子對於水溶液的酸鹼有一定的認識後,安排一項應用的課程:把現今風行的蝶豆花及黑豆水,加到汽水中。讓孩子觀察不同試劑的效果外,也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實際應用的可能性。
1.用熱水泡蝶豆花(左)及黑豆(右)。
過程中再次提醒孩子實驗用品不能食用,而這次的實驗用的不是實驗器材,所以才可以喝。
也向孩子說明:自己可以試著利用常見可食的紫黑色物品來做做看。
2.老師先將蝶豆花水及黑豆水加到汽水中。蝶豆花水由藍色變紫色(左),黑豆水由紫黑色變紅橙色(右)。
3.孩子自己利用自己攜帶的杯子來品嚐變色汽水。
標籤:
504(106學年度),
實驗操作,
酸鹼檢測,
蝶豆花
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
訂閱:
文章 (Atom)